宜宾震后造谣被拘

2025-02-19 21:29:31 精选经验 万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导读:## 结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依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若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仍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理分析根据2015年10月30...

宜宾震后造谣被拘

## 结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依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若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仍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 法理分析根据2015年10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以及《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中增加了一款,明确规定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法律责任。

具体来说,若个人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并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仍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造成严重后果,将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律师见解在实际生活中,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微信、微博、QQ群等社交平台上。

例如,在宜宾震后造谣事件中,张某某编造了灾区出现巨龙的谣言并在网上发布,引发了恐慌和转发,最终受到了治安拘留的处罚。

为了避免触犯此罪,公众在发布或转发信息时,应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如果不确定信息的真实性,应谨慎处理,避免盲目传播。

同时,对于发现的虚假信息,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此外,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审核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发布任何信息之前,都应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触犯法律,还能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以上就是极速百科网知识达人为你提供的【宜宾震后造谣被拘】知识问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极速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79184938#qq.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