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虎狼之师”这一典故,最为经典的版本是出自《左传·僖公十二年》。当时,晋国大夫召公欲出兵征伐齐国,但有人反对说:“齐国地势险要,军队奔走艰难,我们的士兵将要像虎狼一样疯狂,不能控制。”召公则回答说:“虎狼之师,乘险而不能乱,不能制之于中丘之...
![虎狼之师典故出处]()
“虎狼之师”这一典故,最为经典的版本是出自《左传·僖公十二年》。
当时,晋国大夫召公欲出兵征伐齐国,但有人反对说:“齐国地势险要,军队奔走艰难,我们的士兵将要像虎狼一样疯狂,不能控制。
”召公则回答说:“虎狼之师,乘险而不能乱,不能制之于中丘之上,而将之游于市朝,此非虎狼之威也。
”意即只有领导精明、策略得当的军队,才能掌控虎狼之师的力量,否则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
从此,“虎狼之师”成为了形容能力强、勇武过人的军队的词语。
此外,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也因作战勇猛而被别人称为“虎狼之师”。
《战国策·韩策一》中记载:“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描述了秦军士兵在战场上勇猛无畏,敢于赤膊上阵,左手提着敌人的头颅,右手夹着投降的俘虏,展现了其强大的战斗力和凶猛的气势。
综上所述,“虎狼之师”这一典故既来源于古代兵家的战略思考,也源于战国时期秦军勇猛善战的实际情况。
以上就是极速百科网知识达人为你提供的【虎狼之师典故出处】知识问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