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您好,关于方孝孺被诛十族的原因,以下是一些详细资料:### 原因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军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方孝孺因拒绝为燕王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而遇害。据《明史》记载,他当庭写下“燕贼篡位”,并反问朱棣“便十族奈我何?”,最终...
![方孝孺为什么被诛十族了]()
您好,关于方孝孺被诛十族的原因,以下是一些详细资料:### 原因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军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方孝孺因拒绝为燕王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而遇害。
据《明史》记载,他当庭写下“燕贼篡位”,并反问朱棣“便十族奈我何?”,最终被凌迟处死,亲属、门生共873人遭株连,史称“诛十族”。
但部分学者指出,“诛十族”之说可能为后世演绎,因《明太宗实录》等早期史料未明确记载此细节,且明仁宗时期的大赦诏书亦未提及。
### 人物生平简介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
浙江宁海人(今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镇)。
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
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
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
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方孝孺始终不屈。
被杀害于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
南明弘光帝时追谥“文正”。
总的来说,方孝孺被诛十族的原因是他拒绝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并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态度。
这一事件也体现了帝制时代知识分子在道统与皇权之间的永恒困境。
以上就是极速百科网知识达人为你提供的【方孝孺为什么被诛十族了】知识问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