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茕茕孑立”和“沆瀣一气”是两个独立的成语,各自有独特的含义、出处、典故故事以及用法。### 一、茕茕孑立**含义**: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出处**:该成语出自晋代李密的《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
![茕茕孑立]()
“茕茕孑立”和“沆瀣一气”是两个独立的成语,各自有独特的含义、出处、典故故事以及用法。
### 一、茕茕孑立**含义**:
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出处**:
该成语出自晋代李密的《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典故故事**:
李密在《陈情表》中描述了自己悲惨的身世,他从小失去父母,祖母刘氏辛苦地将他抚养成人。
而祖母现在年老多病,卧床不起,李密自己又没有兄弟,无妻无子,独自一人侍奉祖母,生活非常艰辛。
这就是“茕茕孑立”所描述的情境。
**使用例句**:
他父母早逝,如今又失去妻子,只能茕茕孑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意义相近的成语**:
1. 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2. 孑然一身:形容一个人无牵无挂,孤身一人。
3. 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意义相反的成语**:
1. 儿孙满堂:形容家族人丁兴旺。
2.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人聚集在一起。
3. 门庭若市:形容来客很多,非常热闹。
### 二、沆瀣一气**含义**:
原比喻气味相投的人连结在一起,后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出处**:
该成语出自宋代钱易的《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典故故事**:
唐代崔沆主考官事,录取了他的门生崔瀣。
当时有人嘲笑他们:“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意思是他们二人像夜里的露水一样相投合。
后来“沆瀣一气”就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使用例句**:
这两个贪官污吏沆瀣一气,贪污了大量公款。
**意义相近的成语**:
1. 同流合污: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2. 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3.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意义相反的成语**:
1. 志同道合: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
2. 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3. 齐心协力:形容思想认识一致,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茕茕孑立”和“沆瀣一气”是两个意义截然不同的成语,它们各自有独特的含义和用法。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区分。
以上就是极速百科网知识达人为你提供的【茕茕孑立】知识问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