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缩写为Incoterms)是国际商会为统一各种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于1936年制定的一套解释贸易术语...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缩写为Incoterms)是国际商会为统一各种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于1936年制定的一套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规则。
为适应国际贸易实践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先后于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对其进行过多次修订和补充。
### 一、通则概述* **制定背景**:
不同国家对贸易术语的多种解释曾引起的误解阻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为便利商人们使用在进行涉外买卖合同所共同使用的贸易术语,国际商会于1921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大会时就授权搜集各国所理解的贸易术语的摘要,并于1936年制定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贸易条件解释规则——《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 **目的**:
明确买卖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规定了托运人、承运人及接收人/收货人的责任,以便利国际贸易的操作流程,更好地解决纠纷。
### 二、发展历程* **早期版本**:
1936年初次制定,随后为适应国际贸易实践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先后进行了多次修订和补充。
* **重要修订**:
1. **Incoterms 2000**:
为避免将Incoterms规则误解为仅用于国际贸易,其副标题变更为“ICC offici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2. **Incoterms 2010**:
进一步变更为“ICC rules for the us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以醒目的方式表明贸易术语亦可用于国内贸易。
该版本用两个适用任何运输方式的新术语DAT(运输终端交货)和DAP(目的地交货)代替了《2000年通则》中的DAF、DES、DEQ和DDU术语。
3. **Incoterms 2020**:
DAT变更为DPU(卸货地交货);FCA(货交承运人)术语中,如果买卖双方已如此约定,买方必须自担风险及费用,指示承运人向卖方出具表明货物已经装载的运输单据(如已装船提单)。
### 三、内容构成通则共包括四组即E组、F组、C组和D组,具体术语如下:* **E组**:
EXW(工厂交货)* **F组**:
FCA(货交承运人)、FAS(船边交货)、FOB(船上交货)* **C组**:
CFR(成本加运费)、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CPT(运费付至)、CIP(运费和保险费付至)* **D组**:
DAF(边境交货)、DES(目的港船上交货)、DEQ(目地港码头交货)、DDU(未完税交货)、DDP(完税后交货)、DPU(卸货地交货)、DAT(运输终端交货)、DAP(目的地交货)### 四、作用与影响* **法律约束力**:
虽然《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不是法律,但在买卖双方确认后对其具有约束力。
* **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通过明确买卖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减少了贸易纠纷,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规则,它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不断修订和完善,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请随时告诉我。
以上就是极速百科网知识达人为你提供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知识问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