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孙传芳,字馨远,生于1885年4月17日,逝世于1935年11月13日,是山东省泰安府泰安县人,同时也是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之后。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一、早年经历孙传芳幼年孤苦,寄人篱下。他天资聪敏且知用功,所有军事课程一读...
![孙传芳生平简介]()
孙传芳,字馨远,生于1885年4月17日,逝世于1935年11月13日,是山东省泰安府泰安县人,同时也是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之后。
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 一、早年经历孙传芳幼年孤苦,寄人篱下。
他天资聪敏且知用功,所有军事课程一读便通,在陆军练官营毕业后,又经冯国璋准予免考保送入陆军速成武备学堂。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孙传芳毕业于北洋陆军速成学堂,获官费赴日本学习军事,先入东京牛达区振武学校,后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1月,入东京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为第六期生。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2月,孙传芳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又回原步兵联队见习3个月,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3月回国。
回国后,他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
### 二、军事生涯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孙传芳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军阀势力。
同年11月,他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并担任五省联军总司令,期间拥兵数十万。
他积极进行军事改革,重用知识分子,裁减赋税,善待农人,使得江南五省人民生活安定。
因此,他被誉为“东南王”,并人送外号“笑面虎”。
然而,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孙传芳组织兵力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结果主力军消耗殆尽,从此一蹶不振。
此后,他虽曾试图改善与奉系的关系,并共同拥立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但面对国民革命军时仍处于劣势。
1928年4月,孙传芳军在山东省被歼灭,他逃往北方,一度投张学良麾下,后因感到人身危险而迁居大连。
### 三、晚年生活与民族气节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
孙传芳不愿当汉奸,迁居天津英国租界内做起了寓公。
他整日闭门不出,读书聊天、莳花养鸟度日。
期间,日本人怂恿汉奸经常制造事端,但孙传芳坚决不与日本人合作。
冈村宁次数次亲自劝说他,甚至邀请他做华北伪政府主席,但他都严词拒绝。
为了摆脱冈村宁次的纠缠,他竟皈依佛门做了和尚,法名“智园”。
他曾说:“死于同胞之手,比当汉奸卖国贼苟活强上千倍。
”### 四、遭遇刺杀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13日,孙传芳正在天津佛教居士林诵佛经时,被施剑翘刺杀身亡。
他逝世后被葬于北京西山卧佛寺东南,现位于北京植物园内。
总的来说,孙传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争议。
作为军阀,他逆历史潮流而动,镇压革命进步力量,连年征战造成了人民伤亡和生产力破坏。
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也有自己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以及认识上的局限性。
同时,他在经营江浙期间采取的一些顺应民心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也对稳定地方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地区经济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些复杂的因素共同构成了孙传芳这一历史人物的多面性。
以上就是极速百科网知识达人为你提供的【孙传芳生平简介】知识问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