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面向对象方法(Object-Oriented,简称OO方法)是一个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方法学。它建立在“对象”概念的基础上,主张参照人们认识现实系统的方式来完成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面向对象方法的本质是提倡用人类在现...
![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Object-Oriented,简称OO方法)是一个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方法学。
它建立在“对象”概念的基础上,主张参照人们认识现实系统的方式来完成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
面向对象方法的本质是提倡用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来认识和理解描述客观事物,并强调最终建立的系统能够映射问题域,使得系统中的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能够如实地反映问题域中固有的事物及其关系。
面向对象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
1. **多态性**:
指的是一般的类和特殊的类可以有相同的格式和属性或者操作,但这些属性或者操作在不同的类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或行为。
2. **封装性**:
封装是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即对象。
封装后的对象对外界隐藏其内部细节,只通过接口与外界进行交互。
3. **继承性**:
继承是面向对象方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允许一个类(子类)继承另一个类(父类)的属性和方法,从而实现代码的重用和扩展。
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阶段包括:
1. **需求分析**:
在这一阶段,开发人员需要与用户进行沟通,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2. **系统分析**:
在系统分析阶段,开发人员将需求转化为面向对象的模型,包括类、对象、关系等。
3. **系统设计**:
在系统设计阶段,开发人员根据面向对象模型设计系统的架构和组件。
4. **系统实现**:
在系统实现阶段,开发人员使用编程语言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软件系统。
面向对象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程序设计语言、形式定义、设计方法学、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其优势在于可维护性强、适应性强和可复用性强。
通过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人员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开发效率。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如抽象、分类、消息通信等。
抽象是从事物中抽取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方式;分类是按照某种原则划分出事物的类别;消息通信是对象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协作的一种机制。
总的来说,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强大且灵活的软件开发方法,它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系统,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适应性和可复用性。
以上就是极速百科网知识达人为你提供的【面向对象方法】知识问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