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晒秋节、踏秋、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庆祝时间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 **重九节**:这一别称源于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故称为“重九”。* **晒秋节**:在重阳节期间,许多地区有晒秋的风俗...
![重阳节又被称为什么节]()
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晒秋节、踏秋、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庆祝时间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
* **重九节**:
这一别称源于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故称为“重九”。
* **晒秋节**:
在重阳节期间,许多地区有晒秋的风俗,人们将农作物晾晒,庆祝丰收。
* **踏秋**:
与三月三日的“踏春”相对应,重阳节时家族倾室而出,登高“避灾”,享受秋日的自然风光,因此也被称为“踏秋”。
* **登高节**:
重阳节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就是登高,人们会攀登高山或高塔,以祈福避灾,故重阳节又有“登高节”之称。
* **菊花节**:
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赏菊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菊花节”。
* **茱萸节**: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人们认为茱萸能辟邪求吉,故重阳节又被称为“茱萸节”。
此外,重阳节还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近年来,随着对老年人的推重,重阳节又逐渐被称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就将农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而1989年,中国政府更是将这一天正式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并在法律中明确其地位。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九”这一数字的崇拜,以及《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的观念。
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被视为吉祥的日子,因此古人开始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逐渐形成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以上就是极速百科网知识达人为你提供的【重阳节又被称为什么节】知识问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