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2025-08-28 11:49:23 百科达人 万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导读:“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此八字乃国学之精髓,涵摄儒家哲学之深邃智慧。“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乃推究之意;致,为求得之谓。此句意指,欲获真知,须穷究事物之原理,通过实践体验,方能由外而内,转化为内心...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此八字乃国学之精髓,涵摄儒家哲学之深邃智慧。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乃推究之意;致,为求得之谓。

此句意指,欲获真知,须穷究事物之原理,通过实践体验,方能由外而内,转化为内心之智慧。

孔子云:“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亦是此理,强调知与行之相辅相成。

格物致知,不仅是对外界事物之探究,更是内心道德修养之提升,需以审慎之心,观察万物,从而洞察其本质,明了天地之理。

“知行合一”,则为王阳明心学之核心。

知,乃认知、理解;行,为行动、实践。

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之不可分割,知是行之先导,行乃知之验证。

王阳明认为,真知必能行,行亦必基于真知,二者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此理念打破了传统哲学中知行之界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倡导在行动中求知,在求知中行动,以达至内外一致,心行合一之境。

简而言之,“格物致知”乃求知之途径,“知行合一”乃实践之要义。

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儒家哲学中认识论与实践论之重要命题。

于今日之社会,此八字依然具有深远之指导意义,提醒吾辈当以求真务实之态度,探求真理,同时亦需将所学付诸实践,以行动验证知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之和谐统一。

未知汝对此八字有何见解?愿闻其详。

以上就是极速百科网知识达人为你提供的【格物致知】知识问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极速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79184938#qq.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